范氏狂草天边外
潇洒豪迈、浪漫流美,范润华狂草有“范氏狂草”之誉。
福岛地震刚过,一位81岁高龄的日本老人,前来天津财经大学,拜在小他9岁的书法硕导范润华门下,学习狂草。这位学生名叫藤川,两年前来到天财,跟范润华的一位学生学习魏碑、楷书。末了藤川说起,他最喜欢狂草,听说天津有位叫范润华的狂草大师,想向他求教。
范润华,天津财经大学教授、书法硕导,中国书协会员,范润华狂草艺术馆馆长。书法诸体有成,尤精狂草,作品潇洒豪迈、浪漫流美,有“范氏狂草”之誉。曾在海内外举办过20余站狂草独展,出版有作品集及书法理论专著多部。
“什么狂草大师、当代草圣?”这些称号在范润华看来,实在有些过了。但他接着说道,“如果把我的狂草称为‘范氏狂草’,我倒认可。”
范润华1939年生于河北吴桥,幼时举家迁到天津,住在西北城角。儿时上学路过估衣街。估衣街是一条商业老街,众多商铺悬挂大匾,由祁隽藻题额的山西会馆就在这条街上。每天穿行其中,范润华渐渐爱上这些“黑、大、圆、亮”的榜书,爱上书法,开始自学晋唐法帖。后受胡定九、龚望点播,又学历代碑版多种。1966年迷上狂草,得到冯谦谦指导,开始进入堂奥。1980年代,广泛涉猎东汉至民国草书大家遗墨及书论研究。
“狗不理包子”四海驰名,在天津,提到包子就想到“狗不理”,提到“狗不理”就想到包子。这使范润华深受启发,26岁那年把书法方向定位在狂草,决心矢志不渝追求。“只要提到范润华,就想到狂草;提到狂草,就想到范润华。”
1991年范润华首创狂草独展,亮相天津市艺术博物馆,一鸣惊人。20年来,他已在海内外举办过20余站狂草独展,均获好评。45年过去,卓然成为当代狂草大家。
潇洒豪迈、浪漫流美,面对幅幅“范氏狂草”,不由为它们笔法纯熟、逸势酣畅、纵横奇诡、收放自如的气势而震撼,而欣喜,而赞叹。笔墨使转变幻,线条圆厚纵挺,章法迤逦而气脉畅达。不仅每幅作品,即使同幅作品之内,字在结体的浓淡、轻重、缓疾、粗细上,也变化无穷,时刻让人有意落天外、目荡神移之感。屏气默念起天上风吹云、山涧石激水、李太白思绪不羁的长歌行。实事上,也像谪仙人喜欢豪饮之中吟诗一样,范润华时有醉后佳构。
金·元好问《论诗》
狂草也称大草,起源于东汉张芝的大草,传承有东晋王献之的破体与唐代张旭的颠草,最后成熟于比张旭稍晚的怀素的狂草。在范润华看来,狂草不应附属草书一种风格,而应自成流派。草书成因,主要是为了节省笔画、书写方便和“赴速急就”。狂草大大消弱了汉字的实用性,但却成为艺术性更强的书体,最富可塑性、可变性与抒情性,因而也最具艺术震撼力。正是唐代狂草成熟以后,人们才普遍认同书法是艺术。
“狂是灵魂,篆是体魄,使转是手段,连绵是特征。”范润华侃侃而谈,狂草一定要突出一个“狂”字,“狂”有三个含义:一是率意超旷,无惜是非。大胆落墨,纵情写意,一气呵成,不加修饰。二是奇怪变形。下笔结体让人不易捉摸,乱得让人不知它是几画组成、几笔完成,笔画减到无可再减,甚至达到略有点画。三是可惧可畏。要有一种恢宏、磅礴气势扑面而来,似利剑,如猛兽。篆是韵味,是特点,是体魄,是表象。范润华狂草取篆意形圆,融篆入草。纵横牵扯叫使,勾环盘纡叫转,所谓狂草乖使转,神仙认不得也。至于连绵,狂草自诞生那天起,大家就已总结出来。只有字的内部笔画之间的连绵,是谓小草,加之字与字之间的连绵,才是狂草,狂草也称连绵草。
正是在“张(旭)颠(怀)素狂”一脉敢破敢立精神的指引下,范润华才在视为畏途的狂草界,有了自己一席之地。针对当代书坛以丑为美之风,范润华在书法杂谈开篇即说:“什么叫书法?书法就是对汉字的美化。失去‘美’就不是书法,只能说是写字。”草书的美观,一是连绵巧妙,二是结体无常,无定式的率意形成。有定式是法写,无定式是情写。如果胸中无豪气、无胆量、无气魄,不能胆大于法、气大于技、情大于书,如何能写得出飘逸流转的狂草来?
狂草之难,大概就在它的无定式了。譬如武松打虎,他就不能按照定式出招,范润华的这个比喻比得好。千百年来流传的武松形象,就在与老虎的搏斗中,不按常规出招,只为战胜老虎,并最终将老虎紧紧按于身下。这,正如狂草的随意赋形。一幅白居易《白云泉》中堂狂草,显系酒后所作。字的结体真如武松,一步一步走上山冈子去,看似足迹歪斜,实则满是英雄的豪气与无畏。那些读者习以为常的字,在范润华笔下,仿佛那只大虫,在山中跳踉,左右腾闪,像要扑倒英雄,又像要躲过英雄而不能。在暮色照射下,时远时近,时浓时淡。特别那个“添”字,真如哨棒下去后枝叶纷乱,又如好汉肚中翻滚的酒水。
下一篇:没有了